金屬蝕刻加工雖然具有諸多優(yōu)點,它對于某些用機械方法難于加工的場合確實有獨到之處。但是 金屬蝕刻加工也 不是一種萬能的加工方法,它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只有真正認識到金屬蝕刻在某些方面的限制與困難,才不 至于把這種工藝方法運用到一些不適合于金屬蝕刻加工或者運用起來困難很大的用途上去。
金屬蝕刻加工只能以零件原有表面狀態(tài)為基礎(chǔ),累計進行切削。因此經(jīng)過 金屬蝕刻加工后的零件形狀及表 面狀態(tài),與零件原始的形狀與表面狀態(tài)有直接關(guān)系。更多的情況是經(jīng)金屬蝕刻后的加工表面完全與原來的初始基準 表面狀態(tài)保持平行。而形成蝕刻邊緣的幾何形狀,又主要與材料厚度有關(guān)。從這些限制可以看出,金屬蝕刻不能用 于表面粗糙的板材、棒材等來加工形狀復(fù)雜的零件。如需要在復(fù)雜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加工出很薄的腹板或一些淺的 凸緣時,就必須先用機械的方式將全部幾何外形加工到一定程度,而接下來的 金屬蝕刻只是平行于已加工好的表面 把金屬均勻地蝕刻去掉一層,以達到所要求的厚度和形狀。同時金屬蝕刻無法在所加工的邊緣進行垂直側(cè)面的加工 ,只能加工出一個半徑近似于腐蝕深度的圓弧形狀。